位于安徽省阜阳界首高新区田营科技园的界首市工商联会员企业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隶属于拥有国内30余家全资子公司、3家境外公司的天能电池集团,目前拥有员工500余名,2021年,连同安徽中能电源有限公司、安徽轰达电源有限公司2家子公司,企业产值已突破100亿元,创造税收2.2亿元,亩均税收达到57万元。近年来,企业先后荣获2019安徽省民营企业营收100强榜单;安徽省民营企业制造业综合100强榜单;“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创新产品金奖”;入选2020年度安徽省主营业务收入前100名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入选2021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营收百强)。 取得这样引以为傲的成绩,在国内电池行业内都是少有的,是什么原因让它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内成为行业翘楚?
安徽省界首市田营科技园以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加工、绿色电池制造和铅基化工材料为主导产业,是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专业园区,经过10多年的开发和发展,走出了一条开发“城市矿产”、实现绿色崛起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创造了循环经济发展的“界首模式”。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选择落子界首正是依托其良好的区域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天能特色的绿色循环产业链。
一是坚守匠心品质之本
品质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一个不注重产品品质提升的企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定走不长远。企业成立12年来,始终始终保持对产品的高度专注,坚守高端耐用环保的质量发展理念,并把品质至上的匠心精神深入贯彻到研发、生产、管理、制造等各个领域,用匠心制造更有品质的产品,创造更有活力的品牌,每年申报专利品牌近20余项,其开发的“长跑王”、“长寿王”、“真黑金”、“E3 系列”等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和喜爱,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目前,全国排名前十的电动汽车品牌企业有9家在使用该公司生产的电池,真正掌握了铅酸电池生产的话语权。
二是创新激活发展动能
从落户界首之日起,企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和科研投入中去,引进国际先进生产设备、并创新工艺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组建院士工作站,并与多家科研团队合作,专门开展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2021年,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发明的“非铅材料制作的铅酸电池汇流排及含有该汇流排的铅酸电池”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填补了天能安徽基地-阜阳市在中国专利奖上的空白,实现了阜阳市在中国专利奖上“零”的突破。近年来,企业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称号,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布的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 获批国家绿色工厂、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等多项殊荣,充分彰显了企业自主创新硬实力!
三是数字赋能转型升级
企业积极主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力促转型发展,2019年,企业投资5800万元启动电池组装机器人智能化改造项目,对三个车间进行智能化、自动化改造。目前三个车间全部完成技改,电池组装效率大幅提升,每班产量由原来的1万只提升到现在的1.2万只,产能提升20%,产品质量更加安全、稳定,每年节约成本2000万元。“通过‘机器换人’,一条生产线原本需要20多名工人,现在只需6人,自动化生产线不仅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产品质量也更有保证。
“在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企业将以绿色智造为主攻方向,抢抓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契机,围绕打造“数字天能”,重点搭建用户生态圈运营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智能制造平台,建成“云上天能”,实现决策数字化、管控智能化、运营高效化,全面打造数字天能,助推企业从生产性向服务型、传统型向平台型转型,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公司总经理史凌俊说。
相信未来,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必将在界首这块沃土上通过不断地耕耘与努力,激发出非凡的发展潜能,将工业节能降耗、绿色制造演变成新的发展动能、以更加矫健的步伐成为引领电池行业绿色发展的标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