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颍东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学先进、补短板、树品牌”活动为抓手,围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对标先进地区,深化改革创新,助企纾困解难,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作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是稳定市场信心、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颍东区坚持涉企审批提速办理、全程帮办,制定并落实创优营商环境改革举措156条和进一步创优营商环境重点举措140条。
颍东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健介绍,颍东区将进一步推动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腿、提效能落到实处,实现企业开办集成化“一网办理”,1个环节、1套材料、0.5个工作日办结,纵深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巩固区域评估、用地清单、项目策划生成、项目前期一件事、多测合一、联合验收等改革成果,政府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压缩至55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压缩至50个工作日以内,工业类工程建设项目压缩至24个工作日以内,全面推动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最大限度提高政策供给的便利化和公平性。
营商环境好坏,关乎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刘健表示,颍东区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服务机制,制定并推行企业诉求办理“1231”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为企服务质效。
刘健说,颍东区实行领导干部包联企业项目机制,80名区级负责同志包保企业199家、项目47个,择优选配129名在编在岗人员作为为企服务专员,线上受理企业诉求,选派3批次、49名机关干部驻企体验、跟班服务;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全程帮代办机制和“首问责任制”,11名帮办员为企帮办代办事项168件;82名纪检干部和17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别担任营商环境监督员、体验官,对全区营商环境工作开展质检和深度体验;开展“4+N”民企会谈活动,努力实现“企业点名、有约必见”,今年以来,已开展民企会谈活动18期,解决企业诉求80个。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经营主体而言必不可少。今年以来,颍东区共举办银企对接活动8场,解决企业融资需求7300万元;新增新型政银担业务贷款20.58亿元,增速41.83%,增速和增量均排名全市第一;获批6个批次500亩城镇建设用地,较好保障了皇氏乳业等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处置低效闲置企业用地19家,盘活工业用地915亩,常态化开展“2+N”招聘活动,线上线下举办招聘会290场,达成用工意向3502人。
刘健表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颍东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纵深推进“学先进、补短板、树品牌”活动,大力推行“一线+闭环”工作法,持续推动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任务大落实,以一流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