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
废布料也能“撕”出亿元大产业!
安徽省天助纺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科技之手
每年让两万吨废旧纺织品“蝶变重生”
利用量全国第二
废布料撕出亿元大产业
旧衣服、破被单、废布条
这些原本以被填埋或者焚烧
为归宿的纺织品边角料
在阜阳界首高新区北城科技园的
安徽省天助纺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却有着不一样的“宿命”
7月29日,天助纺织生产车间,一堆废布条被倒进开松机中,随着滚轴转动,布料纤维被慢慢“撕扯”变松,机器另一头“吐出”蓬松、洁白的再生棉。
“再生纤维产品媲美原生棉产品的秘诀就在于开松。开松中既要保持纤维长度,还要将其还原成后续工序可以应用的状态,中间的处理技术很难。”天助纺织总经理高翔宇介绍,为找到最佳平衡点,企业与武汉纺织大学、东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展科研攻关,一举让纤维长度比行业水平增加5毫米。“纤维越长,代表可以纺的纱线支数越多,经济价值相应更高。”
依靠研发核心技术,该企业纱线产品从应用于纱布、手套等低端领域,迈向纺织服装、工艺品等中高端市场。
在纺织行业细分领域精益求精
“破题”的天助纺织并未止步
而是向着细分领域进军
挺进新的市场
纺织纤维多样性和纺织品服装的多元化是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痛点和难点,其中涤棉混纺纤维分离是核心。
为此,企业联合太原理工大学开启了“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科研攻关之路。经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和尝试,最终实现常压条件下涤棉混纺织物的规模化高效分离,打通了涤棉混纺织物循环利用的关键堵点。
“该技术通过有效工序分离出的涤纶纤维可直接再次使用,且在生产过程中无废气,实现废液不外排。同时,该技术对混纺织物品质及来源无特殊要求,工艺简单、流程短。”高翔宇介绍,这一技术获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碳中和技术方案征集全球冠军、2023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
“项目正在快马加鞭建设,有望明年6月建成投产。”天助纺织董事长李飞表示,届时,可形成年无害化处理废旧纺织品5万吨的规模,实现废旧纺织品高值化循环利用技术开发研究、中试放大实验和工业示范生产等目标。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天助纺织发展的方向。“我们将深耕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领域,延展产业链条,探索打造攀树绳、吊床、宠物玩具等文旅休闲时尚用品,推动废旧纺织品再利用产业集聚集群集成发展,持续壮大产业规模,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李飞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